2018年12月,国际泳联短池世锦赛在杭州拉开帷幕,作为东道主选手的孙杨再次成为焦点。尽管这场赛事并非他的主战场(孙杨更擅长长池比赛),但他依然在男子4×200米自由泳接力中带领中国队拼下一枚铜牌,展现了“中国太阳”的坚韧。 这一年,孙杨的职业生涯始终伴随着掌声与质疑。年初的雅加达亚运会上,他包揽200米、400米、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四金,却在领奖时因“领奖服事件”引发舆论风波。而更早的2018年夏季,他在泳池边与巴西选手拉尔斯的冲突视频被曝光,让外界再度聚焦他的火爆性格。 与早年依赖后半程爆发不同,2018年的孙杨在教练丹尼斯的指导下调整了技术细节。他的划水频率降低了5%,但每次划水效率提升显著,尤其在400米决赛中,最后50米仅用26秒98,比里约奥运时快了0.3秒。“他现在更像一个用脑子游泳的运动员。”澳大利亚媒体如此评价。 尽管成绩耀眼,但这一年国际反兴奋剂机构(WADA)已开始调查孙杨2017年的“暴力抗检”事件。业内人士透露,孙杨团队在2018年多次拒绝非预约药检,这为后续的禁赛风波埋下伏笔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场始于泳池的争议会在未来彻底改变他的职业生涯。 回望2018,孙杨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仍是中长距离自由泳的统治者,但场外的纷争也预示着:属于他的时代,终将以一种复杂的方式落幕。孙杨的2018:巅峰与挑战并存
争议中的王者
“我从未服用违禁药物,我的每一块金牌都经得起检验。”——孙杨在2018年世锦赛后的新闻发布会
技术革新:从“暴力冲刺”到“节奏大师”
未来之路:光环下的阴影